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唐山大地震》震完以后找不着北

p529916256.jpg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冯小刚就说要把1976年那段消逝于记忆深处的历史呈现在大银幕上。这段中国人民多年来的伤疤最终要被其揭开,很多人都不愿再去触摸那段历史,更愿意选择将其遗忘。然而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唯一好处是让更多年轻人去认识那段历史,去感受人性的温暖。影片的大方向无疑是好的,可令人气愤是冯小刚以此为煽情牌来博取五亿票房。与灾难本身相比,冯小刚的这一番话才更像是一场灾难。

    从上世纪70年代的《国际机场》开始,好莱坞呈现出了一批优质的灾难片——《卡桑德拉大桥》、《海神号遇难记》、《摩天大楼失火记》等,也有拍得很糟糕的《大地震》、《大雪崩》等,90年代后期的灾难电影中,也有《泰坦尼克号》、《活火熔城》、《后天》、《2012》这样靠场面取胜的灾难片。在表现人性方面,早期的《卡桑德拉大桥》、《海神号遇难记》和后来的《泰坦尼克号》都对戏中人物的性格以及灾难的征兆和发生都做足了功夫。中国在灾难片领域始终没有一部可以拿得出手的,之前有过张建亚的《紧急迫降》《极地营救》,也有表现汶川地震的《惊天动地》,但都是拙劣之作。显然这次冯导很聪明的没有虚构灾难,而是将真实的灾难呈现在观众面前,那么味道就不一样了。观看那些虚构的灾难片,观众会直呼过瘾,然而对于“唐山大地震”这场真正的灾难,多看一秒都是伤痛。首先《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灾难片,而是一部时间跨度32年的一家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地震只是这场悲剧的导火索,故事的重点都放在了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各自的成长经历中。导演意在表现的是在这场灾难之后,那些幸存者的生命细节和那段逐渐被时光遗忘的回忆。

    影片时长139分钟,却仅在开场10分钟内就把大环境、人物及震前征兆一笔带过,使得影片一上来就头重脚轻,它并没能将没能像美国老式灾难片那样做好前戏准备,唯一的征兆就是开头一晃而过的蜻蜓群。唐山大地震震时23秒,影片用了大概三四分钟来呈现地震中的不同场景,这几分钟段落自然是撕心裂肺的——孩子被困于残垣断壁中,父亲的光辉被体现的淋漓尽致。震后那些堆积如山的尸体,那些奔涌而出的血液,即便过滤掉了那鲜红的血色,一切都以阴暗的灰色调呈现,也足以叫人感到窒息。恐惧像黑夜一样布满了整个唐山,人们仿佛失去了所有希望,纷纷陷入绝境。地震之后母亲在压着儿子和女儿的水泥板上央求营救,也不由想起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相关场景。“救儿子还是救女儿?”在那样一个特殊时刻——这是人类在灾难面前永远两难的抉择,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也正是这句话彻底拆散了这个家庭,让女儿的心理蒙上了一层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影片前40分钟的1976年拍得还是中规中矩的,但是地震之后1985年—2008年这段剧情基本就是一部浓缩版的电视剧流水账,或者说是电视电影更为恰当。这个剧本改编的并不好(不知原小说如何),剧本中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结构散,内容松,真的不适合拍成电影。因此导演在画面呈现方面也变得举手无错,室内手持摄影机的摇摆,混乱的剪辑,我甚至看到大概有三句台词后期配音没有配上,只是作为字幕出现。记得05年看过一部电视剧《非亲兄弟》,那是描述70年代一个家庭中的一对双胞胎在出生时分离,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却又在多年后重逢的感人故事。相似的题材相似的架构,放在电视剧的时长中就刚好展开。而《唐山大地震》中编导想要着力表现的东西就太多,大地震,登和方达的成长经历,母亲为亡夫的爱甘愿守寡,08年汶川地震的营救,亲人重逢……这些元素统统放在两小时的片长中着实是太吃力了,跨越时间长,中间情节又拖沓,主题很分散。王登的很多戏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我稍后再说。片中主席逝世那场戏也是纯属多余,和剧情没有丝毫联系,冯导只是想把同样发生在76年的这一历史事件放进去,让大家都明白这一年是中国人民最沉痛的一年,主席的逝世又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然而追悼大会仅在片中被一笔带过,下一幕戏就直接切到了1985年,很是唐突。

    叙事人物“角度”的选择很重要,母亲这个人物可以作为影片前半段的叙述者,她和儿子骨肉相连,为了亡夫守寡一辈子,并且只搬了一次家后就注定要坚守阵地,生怕亡夫的鬼魂找不到家。后半段的叙事者逐渐转嫁到了女儿登这里,但是编导对这个人物的交代就显得杂乱无章了,诸如登的养父被母亲怀疑他们的关系、早孕、嫁给老外这些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枝节,冯导想要在展现登的精神世界外,再触及些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然而这些元素被放置在这样一部沉重历史题材的电影中则有失偏颇。冯导着力在影片中段叠加着冗长的剧情,到头来就是为了让片尾登与母亲重逢。命运的嘲弄往往最无情,让母亲受到良心的责备和道德力量的感化,借助徐帆的杀伤力再度摧残观众的脆弱神经,即便是徐帆不去爆发,观众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剧情把母亲和女儿之前一股脑的压抑宣泄出来。

    影片结尾找来了一位唐山大地震中的幸存者,让他在纪念墓碑前瞻仰亲人,我不由就想起了《辛德勒的名单》和《兄弟连》,但是导演只安排这个唯一的真实人物说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忘了说的是什么了)。倘若在结尾处好好借鉴下《辛德勒的名单》的结尾亦或是贾樟柯《海上传奇》中的采访,效果可能会更好吧。

    不得不说,《唐山大地震》的美工基础十分出色,大到上世纪70年代的楼房、厂房,小到风扇、暖瓶、标语乃至毛主席追悼会所用的花圈和挽联都真实的还原了历史。80年代的房间格局和陈设以及电视机里播出着《便衣警察》的片尾曲……很容易引起老一代人的共鸣。虽然有《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的老树梨花在前,陈道明却依然凭借自己扎实的演技塑造了这位内敛的军人父亲形象,他的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典型的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一直以来,徐帆对方言戏的驾驭能力都很强,在《鸡犬不宁》中我们已经领教过她的河南腔调,在《唐》中她每每咧着一口唐山话我们都觉着真挚,而她又能把那股子煽情劲儿透过唐山话流露出来,她的感情戏每每爆发我也都会跟着都湿润一下。

注: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女儿叫方登,儿子叫方达。这是编剧还是原著起的,他们是琼.方凳和亨利.方达的影迷吗???

p547553671.jpg

拍成煽情肥皂剧了???向来不喜欢冯小刚的电影,这次本来要冲着灾难片去看的,现在决定不看了。

TOP

对,煽情肥皂剧。我是很喜欢《集结号》的,这次比《集结号》差着十万八千里了……

TOP

国产电影,压根就没期待过。。。

TOP

我被冯导道德绑架的言论激怒了!

顺便问候现行的国产垄断体制:CNM,还我《奠基》!
[img][/img]

TOP

我被冯导道德绑架的言论激怒了!

顺便问候现行的国产垄断体制:CNM,还我《奠基》!
柏林苍穹下 发表于 2010-7-23 00:29

《奠基》不是确定一刀不剪引进了吗?

TOP

还是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的,好不好还要自己评判哈~

TOP

据说演员演技都很好, 网上说徐帆将会和当年集结号张含禹一样席卷明年的所有女主角奖项。

TOP

总觉得电影的骨架没有,枝节一堆
我是重剧情的人
对冯小刚本就没什么情感
《集结号》也不对我胃口
飘过

TOP

个人意见啊,集结号我也不喜欢,觉得冯小刚就是故意打悲情牌,

越往后越一副“女士们先生们,你们该哭了”的架势,接受无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