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摸摸就走吧。。咱把饼干的荣誉奉献楼给水了。。她会杀人的囧
猫咪绒球 发表于 2010-3-20 21:36



   
嗯哪 这标题看着确实挺唬人的。。

TOP

可怜的。。原来那一次就是你自己下载的。。

摸摸球球。。
Tina 发表于 2010-3-20 21:34


摸摸就走吧。。咱把饼干的荣誉奉献楼给水了。。她会杀人的囧

TOP

那金币又不是揣我兜里了。。。囧
我自己下载试了一次也扣了金币的。。
所以俺的公仆品质更加可贵啊!
猫咪绒球 发表于 2010-3-20 21:33



可怜的。。原来那一次就是你自己下载的。。

摸摸球球。。

TOP

嗯 公仆都收费。。
Tina 发表于 2010-3-20 21:31


那金币又不是揣我兜里了。。。囧
我自己下载试了一次也扣了金币的。。
所以俺的公仆品质更加可贵啊!

TOP

为人民服务!!!我最光荣~~
猫咪绒球 发表于 2010-3-20 21:28



嗯 公仆都收费。。

TOP

哇 谢谢小咪分享~~
Tina 发表于 2010-3-20 21:20

为人民服务!!!我最光荣~~

TOP

哇 谢谢小咪分享~~

TOP

找到啦。
里面分成三个,打开的时候是空白的,要按上面那个菜单栏的“目录”图标就可以看到左侧边栏的目录出来啦~

美丽与哀愁.rar (1.29 MB)

TOP

饼干你辛苦了,昨天就看见了,没忍心插楼,我记得当时国欢有做个电子书的,我找找

TOP

足迹
——费雯•丽年表
1913年
11月5日,费雯•丽出生于印度东北部小镇大吉岭,父亲是证券业职员,英国人欧内斯特•理查德•哈特莱,母亲是来自英国约克郡的淑女格特鲁•罗宾森•雅克耶。父母为这个有着绿宝石般晶莹的双眸的精灵取名为费雯•玛丽•哈特莱。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特莱在印度参军。逐渐长大的费雯,在军人家属组织的业余演出队中初露表演天赋,演出儿童剧和哑剧。同时,格特鲁对女儿进行细致的传统英国式教育。
1919--1927年
1919年一战结束后,费雯被送回英国,在伦敦罗维先圣心教会学校接受教育,比大多数同学年幼的费雯在压抑的教会教育中充实自己,成为学校中最受修女和同学们欢迎的人。
1928—1931年
费雯跟随父母游历欧洲多个国家并接受各地的教育,并学会了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
1932年
费雯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进入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同年结识31岁的成功律师利••霍尔曼,二人于12月20日结婚。但很明显,这只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对成熟男子的向往而已,二人并无共同语言。
1933年
费雯生下女儿苏珊•霍尔曼。
1934年
费雯得到了她的第一个电影角色,在《欣欣向荣》中扮演只有一句台词的女学生。费文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1935-1936年
拍摄快餐式的电影《乡村绅士》,《君子协定》,《前仰后合》,《茶杯里的风波》和《黑暗的旅程》。
1935年2月,主演舞台剧《绿色的绶带》,得到一定的好评。这是费雯戏剧事业的开端。不久费雯又出演舞台剧《贞节的面纱》,受到广泛的好评,被认为是英国戏剧界的新星。在此期间费雯与自己的偶像,著名戏剧演员劳伦斯•奥立弗结识。
1937年
和劳伦斯等著名演员合演《英伦浩劫》,并和奥立弗坠入爱河。影片并不成功,但是费雯的角色给观众带来了深刻印象。其后费雯与奥立弗远赴丹麦,成功的演绎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此后和美国著名影星罗伯特•泰勒合拍《一个美国人在牛津》,并与奥立弗再度合拍电影《21天》。二人分别向自己的配偶提出离婚请求。同期,开始阅读《飘》,并被深深吸引。
1938年
拍摄轻松的小品《圣马丁小巷》之后,随赴美拍摄《呼啸山庄》的奥立弗来到好莱坞,并向经纪人毛遂自荐出演《飘》的电影版《乱世佳人》主角。年底与该片制片人大卫•赛尔兹尼克见面,后者被她深深打动。
1939年
费雯从众多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出演郝斯嘉。费雯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艰苦而混乱的拍摄中。年底,影片在其背景城市亚特兰大首映,旋即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费雯的出色演技演活了郝斯嘉,使之成为电影史上最令人难忘的角色。
1940年
《乱世佳人》获得8项奥斯卡奖和两项特别奖,费雯赢得演绎生涯中第一座小金人,成为最著名的影星。同年,二人与各自配偶离婚,结为伉俪,在美国作《罗米欧与茱丽叶》的巡演,并分别出演著名影片《魂断蓝桥》和《蝴蝶梦》。之后二人再次合作,为二战中的英国拍摄电影《忠魂鹃血》。年底,响应祖国的召唤,二人冒着战火回到英国。
1941年
回国后,奥立弗立即参军,费雯和丈夫用自己知名演员的身份四处慰问,做劳军演出。战争的刺激在费雯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1943-1944年
费雯获得肖伯纳的首肯,出演《凯撒与克里奥帕特拉》,艰苦的拍摄导致费雯的流产。
1945年
成功主演戏剧《九死一生》,并在伦敦郊外的别墅诺特利安家。
1946年
虽然战争结束,但是战争期间的压力使费雯开始饱受肺结核和抑郁症的折磨,多次歇斯底里发作。经过半年的修养才逐渐好转。
1947年
主演托尔斯泰名著改变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1948年
远赴澳大利亚作巡回演出,演出《理查三世》等多部经典剧目,受到澳洲人民的热烈欢迎。
1949年
在英国演出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的名作《欲望号街车》,受到好评,同时引发巨大争议。
1950年
再次赴美拍摄根据《欲望号接车》改编的同名电影,与马龙•白兰度合作。
1951年
《欲望号街车》公映,获得巨大成功。同年,夫妇二人参加英国戏剧节,首开连演莎士比亚和肖伯纳关于埃及艳后的两部剧作的先河,获得成功。12月,剧团赴纽约演出,同样广受好评。
1952年
《欲望号街车》在奥斯卡评选中获得5座金像奖,费雯凭此片再次封后。但过劳的工作使费雯再次发病。
1953年
病体未愈的费雯远赴艰苦的锡兰,为派拉蒙公司拍摄《象行》结果演变成一场悲剧。精神崩溃的费雯被送回伦敦,开始接受电击治疗。电影由酷似费雯的年轻的伊丽莎白•泰勒出演费雯的角色。
1954-1955年
费雯在诺特利家中修养,但是能够安慰她的只有工作。她演出了舞台剧《睡王子》和电影《蔚蓝深海》,并且在莎士比亚戏剧节中,在《第十二夜》,《麦克白》,《泰罗斯•安德罗尼克斯》中演出。
1956年
欧洲巡演,费雯依旧是大众的宠儿。同年,为了抗议拆毁圣詹姆斯剧院的行动,费雯再次陷入疾病之中。
1957-1959年
投身于工作中,出演《复仇天使》等剧。在此期间,一个年轻演员琼,开始走入奥立弗的生活。1959年,费雯的父亲去世。
1960年
费雯接到在外地演出的奥立弗的一封长信,信中坦陈他和琼•博罗特的感情,并要求离婚。费雯旋即发表声明,表示同意。不久,二人签署离婚协议。曾经的爱巢诺特利被拍卖。
1961年
为了摆脱低迷的情绪,费雯接拍田纳西剧作改编的同名电影《思冬夫人的罗马之春》。可是这个悲剧性的角色加深了费雯的伤感。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同年,《乱世佳人》再次上映,作为影片硕果仅存的两个主要演员之一,费雯去参加了亚特兰大的宽银幕版本的首映。
1962-1966年
失去了生命动力的费雯,试图用繁忙的生活挽救自己,积极投身戏剧艺术,并且又出演了广受好评的《愚人船》。但是事与愿违,费雯的病情随着情绪的萎靡不振日益恶化。在此期间,忠实地爱着费雯的演员杰克陪伴着她度过了最后的岁月。
1967年
7月7日,长期疾病和精神压力带来的多种器官功能衰竭夺走了费雯的生命,她被人发现在卧室里一睡不醒,享年仅54岁。
葬礼于8月15日举行,生前的众多好友影迷为她送行。大洋彼岸的纽约,好莱坞等地都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按照费雯生前的遗嘱,她的骨灰被撒在故居前的湖中。伟大传奇的最后痕迹就此随风而逝。
----------------------
艺海觅踪
费雯从影全纪录
1935年
2月Things Are Looking Up欣欣向荣
4月The Village Squrie乡村绅士
6月Gentlemans'Agreeement君子协定
8月Look Up and Laugh仰头大笑
1937年
2月Fire Over England英伦浩劫
4月Dark Journey黑暗的旅程
6月Storm In a Teacup茶杯里的风波
1938年
2月A Yank at Oxford一个美国佬在牛津
10月sideways of London圣马丁小巷
1939年
12月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1940年
1月21Days21天
5月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1941年
4月忠魂鹃血
1945年
12月凯撒与克里奥帕特拉
1948年
1月安娜•卡列尼娜
1951年
9月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欲望号街车
1955年
8月蔚蓝深海
1961年
12月罗马之春
1965年
7月Ship of Fools愚人船
================================
主要电影奖项
1939 第5届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乱世佳人》;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NYFCC)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Gone with the Wind
1940 第12届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乱世佳人》 Academy Awards(Oscar)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Gone with the Wind 1951 第1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欲望号街车》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NYFCC) Best Actres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欲望号街车》 Venice Film Festival Best Actres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2 第24届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欲望号街车》 Academy Awards(Oscar)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3 第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女演员——《欲望号街车》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Awards(BAFTA) Best British Actres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66 法国水晶星最佳表演奖——《愚人船》 Etoile Crystale—— Ship of Fools
===================================================
费雯舞台艺术全纪录
1935年
2月 《绿色的绶带》
5月 《道德的面纱》
1936年
2月 《理查三世》
4月 《快乐的伪君子》
6月 《亨利八世》
1937年
2月 《势在必行》
3月 《钟楼里的蝙蝠》
6月 《哈姆莱特》
12月 《仲夏夜之梦》
1938年
9月 《舌兰娜•布兰蒂斯》
1940年
5月 《罗密欧与茱丽叶》
1942年
3月 《医生的委屈》
4月 《流氓学堂》
1943年
春季 慰问演出
1945年
5月 《九死一生》
1946年
9月 《九死一生》
1948年
2月-11月 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巡演《理查三世》等
1949年
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理查三世》,《安提戈涅》
1949年
10月 《欲望号街车》
1951年
5月 《凯撒与克里奥帕特拉》, 《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
12月《凯撒与克里奥帕特拉》, 《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美国演出)
1953年
11月 《睡王子》
1955年
4月 《第十二夜》
6月 《麦克白》
8月 《泰特斯•安德罗尼克斯》
1956年
4月 《南海波涛》
1967年
欧洲六国巡演《泰特斯•安德罗尼克斯》
1958年
4月 《复仇天使》
1959年
7月 《照看露露》
1960年
4月 《复仇天使》
1961年7月—1962年5月 澳大利亚与拉丁美洲巡回演出《第十二夜》,《茶花女》,《复仇天使》
1963年
3月 《同志》
1965年
4月 《公爵夫人》
1966年
5月《伊万诺夫》
====================================================
主要戏剧奖项
1957 法国文化交流委员会授予"光荣骑士红十字勋章",以表彰费雯•丽对法英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做出的贡献——《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Knight's Cross of the Legion d'Honneue—— Titus Andronicus 1963 美国戏剧最高奖"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同志》 Tony Awards—— Tovarich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