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赛德克》威尼斯全球首映 魏德圣:入围即肯定



《赛德克-巴莱》中文海报



  新浪娱乐讯 昨日(8月30日),导演魏德圣带着耗资七亿元(编者注:折合人民币约1.54亿)台币史诗巨片《赛德克-巴莱》出征威尼斯影展。被问及出征心情,魏导笑称:“ 很高興,能够入围就是肯定!”,同时魏导透露希望在影展上将台湾原住民的独特文化传达给全世界。

  《赛》片将于威尼斯影展举办全球首映,届时于水都放映的将是二个半小时的精华国际版,台湾媒体试片会将紧接于本周五(9月2日)在台北亮相,将一口气播放上、下集共277分钟完整版本。据悉,魏导出席完威尼斯影展所有行程后,预计九月四日返台,便会立即参加于台北凯达格兰大道的电影首映典礼,与所有曾帮助过这部电影的贵宾及一路支持的影迷一同观影。

  身穿莫那鲁道剪影T-Shirt的魏导登机前表示:“很高兴,能够入围就是肯定,这部电影是台湾的故事、专属台湾特有的族群与历史,这次能在威尼斯影展上放映这部属于台湾精神的电影,充分传达给全世界台湾原住民的独特文化,和台湾这块土地所蕴含的精神,这部电影的一切绝对代表台湾,这是肯定且无法抹灭的。”

  紧随魏导与监制黄志明,主要演员马志翔、温岚(微博)和罗美玲(微博)于傍晚搭机飞向水都,徐若瑄(微博)与安藤政信则另搭班机前往。小马特地准备三套西装赴会,笑说:“昨晚没睡好,太兴奋了!”温岚和罗美玲已备妥礼服准备成为红毯“底片杀手”,三人首度造访水都,都充满了期待。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于9月9日台湾上映,《下:彩虹桥》则于9月30日上映。该片描述了在险恶的日据时代,赛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英雄莫那鲁道,见证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因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系,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深思后,虽知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文/新浪娱乐台湾特派(郑伟柏)

TOP

《危险方法》发布会 柯南伯格自述与电影节情缘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9月2日,大卫-柯南伯格电影《危险方法》在威尼斯举行发布会。《危险方法》讲述了20世纪初,欧洲两位现代心理分析流派大师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一段经历,英国当红影星奈特丽在影片中扮演犹太精神病人,一位对荣格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年轻女人。影片在9月2日水城亮相后,导演大卫-柯南伯格带领凯拉-奈特丽,维果-莫特森和迈克尔-法斯宾德组成的强大演员阵容出席了随后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爆满,对柯南伯格的新片和片中演员的到来,送上了热情掌声支持。今年刚满68岁的导演也幽默不断,主动提及和68届威尼斯影展的情缘。

  翔实准备,剧本细致展现真实历史

  越是众所周知的名人,电影就越难拍,演员表演难度也就更大。为了将人们熟知的历史真实展现,每个人物角色的扮演者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和不同的准备工作。听听他(她)们的自述:


  莫特森(扮演荣格):

  在研究许多资料基础上我演绎这个人物。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随便嬉戏。塑造人物的真实是一个困难,但影片首先还是一个悲剧故事片。也许其中会涉及到学术研究问题,但是无论支持弗洛伊德还是荣格学派,说到底只是一个傲气的问题。


  奈特丽(扮演女人萨宾娜):

  维果-莫特森给了我很多帮助。我有一大堆关于荣格的各类翻译资料,并且和心理专家做了专门交流学习。


  法斯宾德(扮演弗洛伊德):

  尤其将精力集中在对剧本的理解上,还要重点考虑怎样掌握好影片如音乐般的节奏。

  风格转变,68岁生日和68届威尼斯影展的巧合

  当被记者问到《危险方法》和导演此前《苍蝇》、《暴力史》、《东方的承诺》等一系列张力十足的系列作品风格不同时,心情大好幽默轻松的大卫-柯南伯格透露,今年3月15日(注:

  《3月15日》还是本届影展开幕影片片名)刚满68岁的自己,正巧刚上68届威尼斯影展,他很乐意此时此刻有所改变。现在拍摄电影,错误少了,后期剪辑速度更快,和从影职业生涯最初完全不一样。不过,同样是尽全力赋予电影要求的一切,他说,”每部电影都与众不同,我尊重它们的特殊性”。

  柯南伯格的心理分析论

  一部有关心理分析的电影拍下来,导演也成为了心理分析专家。发布会上,柯南伯格大谈两位心理分析流派的差别:

  弗洛伊德学派是一门复杂的科学,认为在我们内心都有无意识存在,这是人类意识无法到达之地。而荣格学派更多的是从宗教出发。柯南伯格不失时机的开玩笑,称演员们在拍摄现场就都精神不正常,需要心理医生帮助。(新浪娱乐前方报道组  刘敏)

TOP

《危险方法》:走火入魔的精神分析

Michael-Fassbender-and-Vi-007.jpg



“喜欢《苍蝇》电影的粉丝不需要钟意这部电影, 但是荣格和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会喜欢它的,何况他们两人的粉丝比我多很多”,大卫·柯南伯格用一种婉转的方式向观众们做如此说明。但是熟悉大卫·柯南伯格的观众知道,在他的电影中,隐藏在人体某段神经末梢深处的某种欲望最终会因一种诱因的出现而得以释放。只是这次他回归到了他电影作品中最本质的东西:心理分析。而且直接选择了人类近代史上精神分析学的三位先驱心理学家的真人真事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显而易见,这种结合注定是大卫·柯南伯格期待已久的,所以在他看到剧作家克里斯托弗汉普顿的话剧《聊天治愈》后,他立马感受到对他自己而言这是一个极其诱人的题材。

  这是一个颇为艰难的故事,因为电影主要介绍荣格、弗洛伊德和萨宾娜斯皮勒林三人从相识到成就各自在心理分析学上成就的那段恩怨。这段恩怨的来源在于荣格和弗洛伊德两人之间从互相敬重到决裂的过程。它是一段友谊的破灭,也是一段爱情的诞生,而所有这些感情的基点在电影中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是荣格接受萨宾娜作为自己的病人开始进行心理治疗开始的,何况治疗的手段是关于“性心理学”的。好了,焦点来了,如何用电影的视觉语言来进行“心理治疗”?!这是一个“危险的治疗”过程,这不仅仅是电影的标题,更是导演大卫·柯南伯格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电影《危险方法》存在着两条线,一是荣格在治疗萨宾娜过程中逐渐由投入的治疗过程转为爱意,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最后陷入难以自拔;另外一条就是荣格在借助萨宾娜的治疗过程中成功取得的宝贵经验,并以此和弗洛伊德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分道扬镳并最终导致绝交。在电影中,弗洛伊德和荣格所代表的不同心理学观点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名词进行辨别,那就是弗洛伊德的“分析”和荣格的“治疗”。在弗洛伊德的陈述中,心理分析学的关键在于分析人的精神状态,进行表述并且最终确认和接受这种状态的存在;而荣格走得更远一些,他认为每个人的心理隐射都是有其发展趋势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得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并且进行诱导和了解个人精神发展的趋势。这两种学说在电影中通过无数次对话进行,但是更重要的是,导演让两个演员直接将两个人的学术状态进行了外在的展示,迈克法斯宾德扮演的看似平静稳重实则忘我得沉浸于工作并充满激情;而维果莫腾森扮演的弗洛伊德则是表里如一的冷静。用人物角色的外在和由此展现的个人性格特点来暗喻不同学说风格的对立,以此表明两个人的友谊本就是一场不太美满的婚姻,暗示了最后的决裂。这确实不可谓是导演别有用心的处理方式。

Keira Knightley and Michael Fassbender Dangerous Method.jpg

  《危险方法》在气氛上承袭了大卫一贯的冷惊悚处理方法,特别是前期萨宾娜的治疗过程(奥拓出现之前);更为重要的是,《危险方法》能让人想到几乎所有大卫·柯南伯格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在针对人性最为原始的素材性和死亡时,他总是让人性中充满戏剧性的二元对立,而这个过程在电影《危险方法》中的结构设置中也是一场明显:开头结尾的呼应,人物结局的最终转变……电影中二元转换的契因就是奥拓的出场。这位吸毒的崇尚“摆脱一切束缚”的纵欲主义者最终让荣格完成了一个彻底的转变,也正是这个转变成就了世界精神分析学的先驱者。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提到《危险方法》是他第一部传记片,但事实上他之前的作品《蝴蝶夫人》和《赤裸午餐》也全是按照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但导演很显然希望借此确认电影中那些史实的真实性,并且以此为自己电影所有作品中主角心理状态的转变做一个精神分析的探讨。很显然,导演成功了。而随之成功的还有扮演萨宾娜的英国女演员凯拉·奈特利。出场时萨宾娜被带到荣格所在的精神病院,十几分钟的谈心疗法中,她不时表现出强烈的癫痫症状。电影中这种自毁形象而又极其逼真的角色表演很容易为她在今年之后的颁奖季中让她颇有收获。当然,还有导演大卫·柯南伯格的。(GTW/文)

TOP

《炎夏》亮相遭嘘 导演回应贝鲁奇裸戏必要性


新浪娱乐讯 法国跨越新浪潮和后新浪潮两代人的导演菲利普-卡莱尔带着新片《炎夏》来到水城角逐金狮,它是对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代表作《轻蔑》的翻新之作。影片在当地时间9月1日晚间进行媒体放映,许多记者以嘘声表示不满。次日午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导演菲利普-卡莱尔率领主演路易-卡莱尔、莫尼卡-贝鲁奇等来到影展新闻发布中心。对观众两极反应早已不再陌生的导演,面对记者直问毫不动怒,坦然比起戈达尔但年受到的观众待遇,已经好了很多。

  翻拍戈达尔《轻蔑》,只取核心精神,像女权艺术致敬

  《炎夏》是导演菲利普-卡莱尔对戈达尔经典作品《轻蔑》的翻拍。不过,如果说两者在叙事的大结构上还可以找到一致,具体内容和氛围则很难说相似了。卡莱尔上解释为避开学院创作嫌疑,《炎夏》只是取原作核心精神,同时这也是向结交30多年的画家朋友费德里克-巴铎致敬,一部献给艺术的作品 。

  在菲利普-卡莱尔眼里,这同样是一部证明女权艺术的作品,影片的编剧有女性参与、表演有女性的空间,故事内容同样如此。正是透过她们,影片展示了一些女性的东西,这是一副女性写生画。

  媒体嘘声: 我的遭遇比戈达尔已经好了很多

  菲利普-卡莱尔作品中特立独行的世界每次都会迎来两极分化的反响,参赛新片同样如此。媒体放映结束后有记者不理解有记者嘘声不满,对次导演如何回应?卡莱尔很坦然,他说比起当年戈达尔《轻蔑》放映时的遭遇更惨。几乎所有观众都离场,除了自己在内的几个铁杆支持者。他还透露影展主席看完影片后,给予了无比热情洋溢的评价。

  艺术世家三代同堂父子情深

  影片中一贯喜欢启用身边亲近人的导演菲利普-卡莱尔,不仅再次让儿子路易担任主演,片中还有导演父亲老卡莱尔的现身。这是如今已经离世的老人在大屏幕上的最后一次亮相,导演情深意切, “我试图将父亲以最真实的形象留住”。而当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谈到媒体嘘声,导演身旁的演员儿子又主动出来力挺父亲的艺术主张。祖孙三代的艺术亲情,令人唏嘘感动。


  莫尼卡-贝鲁奇裸体:距离下重新审视达芬奇绘画

  影片中开篇,刚刚生下女儿不到一个月的意大利性感美女贝鲁奇即裸体奉献,在被记者置疑必要性时,导演卡莱尔自有逻辑原则,他回忆自己14岁起在美院对绘画雕刻开始研究,谈到新作背后的绘画渊源=源和对艺术历史的探索。对于影片中的裸体女人设置: “这是我刻意在距离下重新审视达芬奇的绘画”。

TOP

《炎夏》:菲利普-卡莱尔的世界我读不懂




  作为后新浪潮的著名导演,菲利普-卡莱尔的艺术试验、探索和创新一直令人敬佩。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卡莱尔的作品常常画面怪异,内容晦涩; 尽管和朋友说起导演卡莱尔,他们常会撇撇嘴, 面对这位执着追求的电影勇士的作品,我还是必恭必敬,试图理解他想要在影片中表达的人生理念和处世哲学。不过,这一次,我真得有些想放弃这种尝试的努力了。菲利普-卡莱尔的神秘世界,我怎么也走不进理不清。

  2008年前作《黎明前与你相遇》在戛纳参赛,影片中超现实的叙事和画面,曾经在媒体场收获笑声和嘘声,我好奇这次他会带来怎样的风格和故事。《炎夏》讲述路易-卡莱尔扮演的一位家境富裕的画家丈夫弗雷德里克,通过共同的朋友认识了梦想做演员现在却只能靠跑龙套角色糊口的保罗。这个夏天,他邀请保罗和女友到罗马,和莫尼卡-贝鲁奇扮演的小有名气的意大利演员妻子共同居住,其间发生的情爱琐事、不忠和悲剧。

  《炎夏》有着一下子吸引住观众的开场,如同视觉艺术品,又透着悲壮和神秘,它在倒叙手法中,为影片开了不错的头。不过故事接下来,却一点点让人失望。卡莱尔和年长他19岁的莫尼卡-贝鲁奇在片中扮演一对夫妻,这样的挡配,本身已经算是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已经是多个孩子的妈妈,原本身材丰满性感的西西里美人,如今身材恢复遇到严重挑战,显得腰粗膀壮,脸上尽管有化妆师的努力,仍有挡不住的疲惫和衰老。和年轻不羁身材修长瘦弱的路易-卡莱尔扮演夫妻,显得怪异而不协调。也许,这正是导演想要营造的超现实的怪异氛围吧。

  在角色选择之外,男女主角的表演和台词,显得如此做作和生硬。贝鲁奇一句 “我相信上帝” 惹来媒体场发笑,一句 “有时侯我想死”又是一阵大笑。菲利普-卡莱尔的儿子路易-卡莱尔, 其作品中一成不变的男主角,也看不到任何表演上的突破和进步,那个浪荡不羁的艺术家形象,放到此前父亲导演的任何一部作品中都会成立。倒是扮演朋友情侣的两位配角,看起来更自然更容易接受。

  菲利普-卡莱尔的很多电影元素依旧可以在新片中觅到踪迹,比如启用亲人出演(本片中卡莱尔祖孙三代同时亮相),又比如那些充满哲理又具有神秘色彩的叙事和对白。还有那些有关艺术、电影、爱情、毒品的元素。不过,看到最后,却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感受和收获。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在小资者们的自由放任下营造出痛苦的悲剧爱情,深度在那里,究竟带给我了什么样的感动和启发?

  威尼斯对于菲利普-卡莱尔来说并不陌生, 2005年他凭借一部《规则情人》在此崭获了最佳导演和最佳技术贡献两项大奖。(新浪娱乐前方报道组刘敏)

TOP

《杀戮》:波兰斯基从黑色到灰色



  波兰斯基是电影史上现在和将来都无可争议的大师,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早年的妻儿惨剧,给他留下深深烙印。表现在影片中,是阴沉、悬念、恐怖、焦虑、怪诞、黑色,唯独难以看到轻松和阳光。所以这一次,突然间,一部四人角的轻喜剧,让人有些错愕,有些惊喜,也有些困惑。电影总是会打上作者印记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我在琢磨,什么让波兰斯基的情绪突然转变,有了这部让人捧腹不已的轻喜剧嘲讽作品?

  年轻时的伤害,总是会被看得很重很直接,而岁数到了一定阶段,历经了人间沧桑,有些事情,就会举重若轻。看透了反而不哭,只是嘴角一动,一笑带过。当然,这一笑,已经包含了太多。波兰斯基从《水中刀》、《钢琴师》、《捉刀手》的主题严肃色彩黑色到突然间《杀戮》的话痨和幽默,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伍迪-艾伦。伍迪-艾伦也是一个从本质上对人性和人生悲观主义者,他用讽喻和一本正经的冷幽默展示人生无奈和虚伪。《杀戮》同样,无处不在、不动声色的嘲讽幽默,让波兰斯基的喜剧很难彻底亮丽,最多算是黑色到灰色的转变。

  《杀戮》是晚年经历了一场牢狱风波后波兰斯基的首部作品,《捉刀手》在他意外被押时已经完成了创作拍摄。影片改变自法国作家贾斯米娜-瑞扎名为《the God of Carnage》的舞台剧本,后者在巴黎、伦敦和百老汇上演,获得巨大成功和奖项无数。波兰斯基将其搬上大银幕,封闭空间内几个主人公的表演,其实并没有完全脱离舞台剧风格, 只不过将台下观众,换成导演的电影镜头,以镜头视角,带领观众注视着四个主人公的情绪和关系微妙演变递进。

  影片讲述因为两个11岁男孩在玩耍中争执受伤,彼此父母相约在家中见面协商解决办法。不到80分钟的时间内,两对夫妻从开始的克制礼貌,到后来的谩骂撒野,由此带出一连串的笑话、尴尬和成人的虚伪世界。除却开片结尾,整个故事情节完全在一个家庭内部展开,主要活动空间,是一个小小的客厅。狭仄的空间和情节限制,反倒将老将娴熟的镜头运用和空间调度展示的淋漓尽致、流畅巧妙,令人惊叹!影片的片名寓意深长,故事叙述非常有效的表达了这一中心。两对夫妇从忍耐和做作,到一点点释放,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物关系不同侧重,循序渐进,展示了成人世界看不见血的彼此厮杀。影片尤其特别之处,还在于波兰斯基选择将整个故事发生过程,与现实中的时间节奏完全保持一致,没有任何时间上的跨越剪辑。

  同样体现导演智慧的还有其中的首尾呼应。波兰斯基开篇巧妙的运用一个远镜头,将孩子们争吵这样一普通事件起因做出展示。它引来了其后大人们的无休止争执,在成人世界里以成人的方式将虚伪和矛盾一一暴露。影片结尾,大人们为此吵得天翻地覆,远方天真的孩子们却早已忘记前仇,和好如初。遥相对应的开片接尾场景,是片中唯一的外景拍摄。既交代起因结果,更是一种巧妙的嘲讽。

  没有外界的戏剧情节带入,没有环境干扰,推动剧情发展的,是人物间你来我往、诙谐机智的对白和四人关系的循环演变。演员的表演始终处于观众注视之下。凯特-温斯莱特和克里斯托弗-沃尔兹、朱迪-福斯特和约翰-莱利这两对波兰斯基促就的夫妻、大荧幕上的全新搭配,让观众在好奇之外没有失望。一个手机不离手的自命不凡的律师和金融顾问妻子,一个批发商丈夫和独立作家,两对夫妻,不同的职业和性格,四个人处在封闭空间,却像展示世界的一扇窗户,折射的是爱情,家庭,孩子教育,人际关系和对世界的认知态度。四位顶级实力演员的倾心奉献,让人物形象精彩生动,个性鲜明,无可挑剔。

  故事中同样值得称道的还有电影大师亚历山大-德斯普拉操刀的音乐。片中四个主人公出场的主戏,波兰斯基选择将音乐彻底省去,只留给开片结尾孩子们的场景,开片音乐从轻快的节奏到结尾处擂鼓阵阵,已经将整个故事的主线提前暗示,结尾处在孩子天真的游戏背景下音乐重新回到轻松中。

  《杀戮》有一套令无数人眼红却难以企及的超明星豪华阵容。在奥斯卡得主波兰斯基带领下,同样的奥斯卡奖项得主凯特-温斯莱特、朱迪-福斯特和克里斯托弗-沃尔兹,以及实力派演员约翰-莱利共同挑起主角大任。其背后创作团队,同样由从摄影、服装、化妆、音乐到美工的强大奥斯卡获奖者构成。

  《杀戮》,阅尽人世的波兰斯基终于改变了黑色基调,嘴角挂笑嘲讽了一把世界,水城的评委们,会给出什么样的回应?(新浪娱乐前方报道组刘敏)

(责编: Zane)

TOP

《赛德克-巴莱》:华而不实的伪史诗片



文/朱旭斌

  并不是任何一部史诗片都需要靠时长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赛德克·巴莱》就是这样的一部。我可以理解魏德胜对于雾社事件题材的热爱,因为在台湾历史上,这是一个“
视频:金狮奖入围影片《赛德克-巴莱》预告片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大题材”,是一部土著居民和殖民者之间事关尊严的生死抗争。在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原住民们为了不再继续没有尊严的苟延残存,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自杀式无力抗争。这也是一个好题材,因为在这场事关尊严和生存的斗争中,导演可以借此放弃探讨人性的善与恶,他可以借题发挥,用一种存在即合理的方式去解释雾社事件之谜。300死士以及数以百计家眷妇孺前赴后继一心赴死的背后,是一种怎么样的力量在驱使着。

  可令人失望的是,电影《赛德克·巴莱》并没有完成这个题材应有的历史厚重感。它确实在时长上已经得到了满足,魏德圣用150分钟讲述了跨度30年的赛德克族部落之间的斗争以及日本占领过程中的部落生活,以及最后高潮的事件再现部分。在整个陈述的过程中,有着典型的史诗般的开头,有着少数民族风情的淋漓展示,有着雾社所在山区的秀美山景,当然还有血腥厮杀的战争场面;可是在导演的镜头中,在表现支撑部落居民们的精神力量上却最为轻描淡写。能够促使卧薪尝胆30年之久最终得以殊死一搏求得灵魂平静归去的精神力量并不仅仅是两条彩虹就能解决的,何况电影里这两条彩虹的出现还是如此的粗糙不堪。

  森林中的部落有着怎样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和他们殊死相搏之间的关系如何?电影《赛德克·巴莱》在这两者上都不具有该有的史诗性,因为纵观电影,一切皆在于Seedik Bale,意即“一个真正的男人”。如果仅仅将这个作为雾社事件的主因是不是和导演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何况这个主题可以存在于任何相似的小题材中,而不需要用这样一个独特历史时期的民族题材来表现。主题的背离和精神力量的残缺成为电影150分钟最大的败笔,仇恨和嗜杀并不能成就一部史诗片,只能成就一部徒有史诗外表的暴力Cult片。

  失去了前者,150分钟的时间太长了。作为曾经执导台湾电影现当代史上最卖座影片《海角七号》的导演,魏德圣确实可以借助过去的成功得以让自己酝酿准备了将近15年的《赛德克·巴莱》搬上银幕。但很显然,如果说那个温情感人的小故事还能让观众们感动一番的话,《赛德克·巴莱》则明显暴露出了导演对于庞大史诗题材操控的不足。他很努力得想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冷静的旁观者,尽量复原事件真相,尽力铺陈渲染部落之间难以化解的陈年旧怨以及日军对于原住民的欺压和事件发生时的血腥残酷。可是这种铺垫着意痕迹过于明显,有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勉强,最为明显的就是设置Mouna Rudo和Temu Walis所代表不同部落之间的宿怨以及由此引发最后被日军采取“以夷制夷”的战争策略。两个部落之间的宿怨没有任何过渡就成了两个人的私人恩怨,而最后两个部落在小溪上的搏杀成了观众笑料所在,尽管残酷激烈,效果却完全适得其反。

  拖沓和赘述成了导演无法控制叙述主线最大的毛病。作为一个和制片人发行商协商后剪辑的“国际版本”,和即将在台湾上映的上下集版本有多大的区别尚不得而知。但是据导演自己的说法,这个国际剪辑版本似乎显得有限牵强,也就是说它确实在表现土著民情这一块上得到了削弱。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剥离后剩下的暴动前的酝酿期以及厮杀时的场景似乎像是没有精心剪辑的产物。特别是在被日本人占领后的生活场景,以及最后高潮的殊死搏斗。个人认为100分钟的版本应该更为贴切现在的国际版。

  非常希望最终得以在台湾公映的《赛德克·巴莱》上下集版本中导演会呈现一些令人惊喜的新内容,而不是目前公映的这部大而空又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伪史诗片。

TOP

豆瓣的相册图片不支持外链, 我帮你上传附件了。现在论坛空间超大,上传附件反而有奖励!用批量上传超省事的!!!

TOP

朱旭斌对《传染病》的批评更不留情,枉信了新浪的王玉年。凯特今天干脆不出席首映,回家了?划清界限?

《传染病》:明星扎堆内容空洞

  斯蒂芬-索德伯格的明星效应依旧非常强大,从“罗汉阵系列”(戏称,因为也是需要罗汉们各显神通的无间合作)开始,只要是他的新片,不排个超级明星阵容就说不过去了。因为索德伯格看来相信,明星齐聚总会给他的电影产生双赢效果。可是,似乎就是因为这种心态作怪,斯蒂芬·索德伯格的新作《传染病》只留下了几个熟悉的明星面孔,而老套的传染病题材却没有丝毫的新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电影首映之前,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及到电影灵感的源泉。索德伯格说那是因为自己和编剧斯科特·Z·伯纳斯经常出差在外,每次总是会遇到一些经历过旅行后生病的情况,由此才有了电影故事的雏形。前几年世界上多个国家陆续遭受过SARS、禽流感还有H1N1的全球袭击,没有提及现实中存在的例子,却用这种回答来进行阐释自己的初衷,索德伯格显得有些矫情。这种矫情甚至直接体现在电影中,看来索德伯格真的在走下坡路了。

  《传染病》更像是沃尔夫冈·皮德森1995年的《极度恐慌》和费尔南多·梅里尔斯2008年《盲流感》的结合体。它既以寻找未知传染病源的努力为叙述主线,又企图营造这种不明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末日恐慌感。只是索德伯格将明星们散布在世界各地进行搜寻病根而已。

  电影讲述了从香港出差回到美国的艾琳(格温尼斯·帕特洛扮演)突发疾病,这个未知病症不仅直接造成了她小儿子的死,也引发了世界其他各地一系列的相似死亡病症。为了寻找这个病源,美国政府各个部门和世卫组织紧密合作,一方面密谋迎接疫情大爆发的来临;一方面派出专家四处应对。与此同时,一个深受读者欢迎的自由博客作家阿伦(裘德·劳扮演)却四处与政府作对,质疑政府的应对策略。

  在这部涉及多地拍摄的大范围搜寻过程中,导演索德伯格完全失去了表现明星精彩群戏的机会。尽管他还集合了麦特·戴蒙、凯特·莱温斯基等一线明星,可是如果说有着四位明星的罗曼波兰斯基的《杀戮之神》中演员们的效果绝对是4X4的倍放效应,那么《传染病》中几乎所有的明星都可以被任何一个普通的演员多代替。很显然,导演索德伯格的目的只是追求票房效果而已。

  其实演员的使用在这部电影中并不是值得诟病的主要原因,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索德伯格试图给予这次疾病暴发时人情世态过多层面的揭露显得大而全,企图面面俱到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所有电影表现的内容都浮于表面,草草带过。细观《传染病》,里面涉及到了政府内部高层的自私、新媒体的弊端、疾病的可怕、人类对于无知的恐惧、人类的无助和生命的渺小、末日感的恐慌所有等等庞杂的内容。

  斯蒂芬索德伯格的《传染病》其实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醒人们注意公共卫生,出行后多洗手,特别是出门回家后……因为,“人们不知道何时会被未知的东西多击倒!”那就请多洗手洗澡,保持身体健康……(朱旭斌/文)

TOP

还有惊喜片这种事情????

威尼斯再添华语竞赛片 《人山人海》惊喜入围


《人山人海》导演蔡尚君(资料图)



  新浪娱乐讯 尽管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惊喜片要到9月6日上午正式放映前才可公布,但新浪娱乐已经从内部渠道了解到,今年的惊喜电影是蔡尚君的《人山人海》,这就意味着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有四部中国导演作品挺进竞赛单元。

 《人山人海》的故事概念来源于一桩社会新闻,来自贵州五兄弟,在六弟被残忍劫杀且警方毫无头绪后,分头在故乡村寨和全国各地展开“民间大搜捕”,历时一年有余,追踪上万公里,踏遍华夏百城,最终在广西柳州将杀弟凶手生擒。

  影片由蔡尚君执导,顾小白、顾峥编剧,陈建斌饰演追凶者,吴秀波饰演凶手兼逃亡者,小陶虹则是迢迢千里路上一个诡谲莫测的女人。编剧顾小白表示,《人山人海》是一部中国的复仇公路片。导演蔡尚君坦言,“拍出一部好看的电影是我的最终目标,不一定要像武侠或者古装片那样打打杀杀。”

 《人山人海》将于威尼斯当地时间9月6日上午9点举行首次媒体场放映,晚上19点30分举行全球首映。

  王玉年/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