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批判奥斯卡

本帖最后由 clark 于 2016-2-28 11:37 编辑

不是自己的批判,如今对奥斯卡觉得已经有一个成熟且客观的评价,但没有接触业界,没有研究,仅仅是通过不同渠道以及观影所形成的影迷观点,所以不重要。一个更高更宽的电影视角、未知的领域以及通过奥斯卡看背后美国电影历史才是更重要的。

这里是一些声音,都是付费杂志“虹膜”的内容,所以仅分享给注册会员,回复可看。

奥斯卡的美式民主

——悉尼卡通

不管喜不喜欢,只要你热爱电影,每年春季的奥斯卡颁奖礼都是一场绕不过去的大戏。虽然在艺术至上的电影爱好者眼中,戛纳影展可能才是电影奖项的巅峰,但说起在电影行业的影响力,以及对电影艺术的推广意义,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奖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而奥斯卡奖的多元包容和相对公正,又是其他类似评选难以比拟的。

说出上面这句评语很容易招黑,且不说这次斯派克·李挑起的新一轮「种族歧视论」,关于以《莎翁情史》获奖为代表的韦恩斯坦公关传说,关于神秘的学院成员夸张的种族、年龄、性别比,以及史上真真假假令影迷爆粗的「冤案」,都让奥斯卡蒙有阴影。还有由来已久的「美国国内自 high 论」、「保守老白男操控论」、「美国主旋律论」等形形色色有理没理的污名。一部分人眼中的圭臬,成为更多人不屑与质疑的标靶。这里面有的是电影观念上的不同理解,有的是本来就对商业化、工业化甚至对美国文化抱有敌意的左翼思维,不过更多恐怕是来自误读与曲解,或者因为结果不合己意导致的情绪宣泄──「为什么最佳影片是 xxx 不是 xxx?所以奥斯卡就是坨屎!」

所以,为奥斯卡多讲两句也是有必要的。对于这个既老牌又权威的奖项,各种角度的批判已经充盈眼球,其中不乏一些只是扫过一眼娱乐新闻头条就洋洋洒洒抛出的高论,充满了文化精英的傲慢与刻板印象生成的陈词滥调。既然已经将它贬得一文不值,那么在赌徒心态的押宝与看热闹的八卦之外,奥斯卡到底是不是还有被关注的意义,这才是今天想探讨的议题。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TOP

奥斯卡是一个庸俗版的美国电影史?

——magasa

大多数时候奥斯卡就像一个瞎子,对当下发生在影坛的汹涌暗流视而不见。

就像 NBA 总冠军经常被美国人称为「世界冠军」一样,把美国本土最佳强行加冕为世界第一,体现了美国人目中无人的世界观。以至于很多影迷都忘记了,奥斯卡奖看上去是好莱坞电影的游戏,其实在名义上它是一个国际性评选,不然让·雷诺阿的《大幻灭》不会在二战前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不是外语片哦。

如果有人说奥斯卡获奖电影可以代表世界电影在过去一年中的创作成就,那我们一定会当他是疯了,那奥斯卡获奖影片能代表美国电影的最高成就吗?假如,我们把历史上的所有奥斯卡影片串起来,这应该是一个迷你规模的美国电影史,但很遗憾,在检阅过这近百部最佳影片(也可以放宽到所有提名,那就是几百部)后,我认为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十分无聊、庸俗的美国电影史。真正的美国电影史上那些百家争鸣、以弱胜强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从中竟然全都看不见。

我们可以将评价维度简化为两个:艺术和美学的维度,及政治和社会的维度。在这两个维度上,大多数年份的奥斯卡都保守、中庸、胆怯得可怕。的确存在一些反例,比如 1947 年的《君子协定》、1969 年的《午夜牛郎》、2007 年的《老无所依》,为这几部电影授予最佳影片奖是相当有勇气的决定,但它们在奥斯卡的八十多年历史上占多大比例?大多数时候奥斯卡就像一个瞎子,对当下发生在影坛的汹涌暗流视而不见。

下面我就按照历史的顺序,给奥斯卡版的美国电影史来个「拨乱反正」。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TOP

死去孩子的正确用法

——王昕

鉴于奥斯卡奖漫长的历史脉络和特殊的评奖机制,对它的评奖标准进行一个全称判断式的概括无疑是不负责任的。仅需指出的是,奥斯卡是一个特殊的国别电影奖项。
言其特殊是指它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美国电影在全球电影市场的霸权地位,好莱坞电影建构的美式生活方式,这一百年来对全球大众的现代想象产生了深远影响,让这个美国内部的加冕式成为每年依约而至的国际媒体事件。时至今日,美国奥斯卡的提名名单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入围名单(另加几个有影响力的榜单)仍构成大多数电影爱好者对于每一年世界电影(佳作)的想象。

相对这份特殊,人们容易忘记如此耀眼的奥斯卡只是一个国别电影奖项,它是好莱坞与华盛顿极富张力网络中的一环。也许不用引证罗纳德·布朗斯坦(Ronald Brown-stein)的《权力与明星》(The Power and the Glit-ter: the Hol-ly-wood-Wash-ing-ton Con-nec-tion),《摇尾狗》(Wag the Dog,1997)和《逃离德黑兰》(Argo,2012)已经从讽刺和赞颂的两个角度揭示了双城互动的紧密程度,学院的选择也清楚表明了他们更喜欢哪种演绎。套用八九十年代出现的谚语「华盛顿是丑人的好莱坞」(Wash-ing-ton is Hol-ly-wood for ugly peo-ple),我们也许可以说好莱坞是美人的华盛顿。

一个有着重大道德缺陷的硅谷偶像(美国梦的实现者),通过一个命名顺序的翻转实现了父女和解,由此被缝合进美国主流价值系统。

如果说三大电影节试图不断命名符合欧洲标准的新浪潮、新电影,以别样的影像世界来抗衡好莱坞的全球霸权。八十年代批判浪潮回落以后,越发国际化的奥斯卡则倾向褒奖那些将更繁复的历史、错综的当下编织进同一的美国价值的方法。这些影片在曝光历史问题、社会危机的同时,以不同的替换策略转移了讨论焦点,完成着修复与宣扬美国核心价值的双重使命。

就像《八恶人》中那封伪造的林肯书信,填平那不可能填平的(种族)鸿沟,即使明确地告诉你那是谎言,也会在最后替换/成为了真实。也如同《冲出康普顿》里对 N.W.A 这一缩写的两种解释,白人经纪人误认的更加强调种族对立的「白人禁止」(No Whites Al-lowed),被「有态度的黑人」(Niggaz Wit At-ti-tudes)替换,以说唱揭示(种族歧视)社会问题的努力,转移为对团体成员之间相爱相杀关系的演绎。更为清晰的还有《史蒂夫·乔布斯》中对「丽萨──本地整合系统架构」(Lisa - Lo-cal In-te-grated Sys-tem Ar-chi-tec-ture)这组名字的使用,一个有着重大道德缺陷的硅谷偶像(美国梦的实现者),通过一个命名顺序的翻转实现了父女和解,由此被缝合进美国主流价值系统(书写父女情在近年来成为美国电影修复核心家庭价值的重要手段,典型的例子如《星际穿越》)。

这届奥斯卡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影片,正好提供了几组不同的历史、社会问题的讲述方法,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切入,在和获得其他提名的影片的比较中,分析这些影片是怎样给过去的创伤赋予新的解释,如何让今日的苦痛得到抚慰,又是用什么方式把明天纳入闪闪发光的轨道。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TOP

看!那些迷惘的创作者呀

——郭如冰

这里我将会谈起的「创作者」主要是指导演,当然也包括以导演为主的整个团队。「迷惘」来源于「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这个词组最早被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创造),这里拿来用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用其本意的贬义倾向,批评大部分入围影片作为电影作品的顾此失彼、缺乏完整性,迷失于陈词滥调的魅影追随中。另一层意思则是在漫天的批评中试图发掘一丝希冀,期待从这大范围的迷惘中会形成一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创新的东西,不管这迷惘是作为正面动力或是反面教材;就像将近 100 年前的那一代艺术家一样,他们同样面临世界的巨变(他们的巨变包括战争与新工业等,我们的巨变包括全球化、信息爆炸、新技术等等),并且在那样的环境下创造出了充满新意且真诚的作品。

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一出来,各种批评与抗议又纷至沓来。奥斯卡已经走到 88 年大寿,但氛围并不喜庆。看起来它已经是老态龙钟,腐朽到任谁提起他都可以鼻子哼哧一下,来一句:「奥斯卡评委那一帮老顽固……」《纽约时报》一篇关于提名的报道劈头盖脸就提问读者:「快速的!你还能想起来两年前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是什么吗?四年前的呢?」颁奖典礼的收视率也是每况愈下。奥斯卡提名影片看起来质量是越来越难以恭维,去年的提名作品似乎没有会名留影史的作品(我倒是觉得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会找到一种名留影史的方式),但最后的三强总还称得上是各有风格的完整作品:《鸟人》(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伪长镜头突转高质量蒙太奇视觉炫酷,虽然最终效果已经露出单调性(这个问题在今年的《荒野猎人》中被放大),但至少立起来了一个有层次的男主形象;《少年时代》(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创作过程充满了难以复制的新鲜感,这是林克莱特的特色,他总能用一种新的拍摄模式引发广泛的讨论,不管从电影艺术角度来看还是从更广泛的社会反响来看;而《布达佩斯大饭店》(韦斯·安德森)不用说,可算是高度风格化的安德森的风格集大成者。

相比起来,今年的最佳影片入围作品首先显得缺乏新鲜感,不管是在故事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没有什么令人激动的亮眼的新东西被感知;同时缺乏风格化,每个导演都考虑周到,四平八稳,即便算是有特色但也还未形成风格,最后出来的结果看起来是都还不错,但若仔细想来就会发现这些电影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狭窄感」。大概在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单中唯一可算避开这两项指责的是《疯狂的麦克斯 4:狂暴之路》(乔治·米勒),它既有看似来自技术的新鲜感又有风格,虽然我并不爱它,但从这两点来看,在最佳影片入围作品中对它还是有好感的。

让我们继续往前看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TOP

奥斯卡的种族主义

——范范

今年的奥斯卡还未举办就已争议缠身。前有斯派克·李(Spike Lee)言辞犀利的嘴炮,攻击奥斯卡已经两年没有提名任何黑人演员;后有夏洛特·兰普林(Char-lotte Ram-pling)奶奶心大胆儿也大的回击,称这样的批评是对白人演员的种族歧视。

这显然不是奥斯卡历史上打的第一场关于种族主义的嘴仗──看上去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场。单单以今年这场「腥风血雨」的核心人物斯派克·李为线索,从他个人与奥斯卡的爱恨纠葛中,就可以梳理出好几场「好戏」。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TOP

奥斯卡的女权主义与性别意识

——卫禹兰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TOP

奥斯卡的平庸审美

——阿树

辉煌又平庸的 1994 年

与很多影迷一样,我对奥斯卡的关注,起源于看上去很美好的 1994 年。在戛纳勇夺金棕榈归来的《低俗小说》,不敌以美国近代史为背景的《阿甘正传》,同年还有在后来中国影迷当中口碑发酵的《肖申克的救赎》,中国影迷对待这部影片的挖掘过程,颇像对待这一年另外一部华语片《大话西游》。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TOP

奥斯卡的意义

——LOOK

从评奖机制的角度来观察电影奖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级别越高、知名度越广、影响力越深的电影奖,评奖过程的专业度却越低。理由倒并非艺术奖没法评出高下,或是存在暗箱操作,而是这些「含金量」极高的电影奖的评选机制都有一个很致命并且无法解决的问题:评选委员作为一线从业者,尽管经验丰富,但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电影仲裁者。这连通常被视为艺术电影最高殿堂的戛纳电影节也不例外,我很难想象一些好莱坞花瓶女演员能看懂戈达尔、塔尔科夫斯基、布列松、阿巴斯、库斯图里卡、基耶斯洛夫斯基,或是侯孝贤的电影。即便是很多已经载入影史的大导演出任评委,也不一定能保证他们的选择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因为创作和鉴赏所需要的判断力相差很远,这是两种不同维度的思维模式。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TOP

本帖最后由 clark 于 2016-2-28 20:54 编辑

关于奥斯卡的终极问题
──「十二怒汉」访谈录

前言:这是一份由 30 多个问题构成的大型问卷,《虹膜》调查了十二位电影学者、影评人对奥斯卡的看法,包含对本届奥斯卡提名影片的评价,也包含对奥斯卡的总体态度,不乏尖锐的批评,不少受访者见解犀利,妙语如珠。
参与本次问卷的学者和影评人包括:于昌民、LOOK、伯樵、杨槃槃、开寅、大旗虎皮、云中、胤祥、赛人、ma-g-asa、戴锦华、丛未。
以下为问答实录:

归根结底地说,这反映了好莱坞电影人挥之不去的两个情结。正好这两个情结可以把电影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艺术与其他传统艺术区别开来。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TOP

返回列表